2025年“五一”节假期,记者来到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太康路610号的好万佳小区,眼前景象让人不禁感叹:这个位于霞浦县城中心,美食云集的“网红小区”入口处,十来位业主正拉着“捍卫好万佳业主权益,清除贪腐分子,重建和谐美好小区”的醒目横幅。小区内近半数的商业店面关停也昭示着该小区正陷入基层治理的深层撕裂。

上图:霞浦好万佳小区通道被划上停车位后通行不便,业主们在小区内自发维权。
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A幢沿街多家美食大排档经营户以及B幢楼下多家餐饮店的负责人都抱怨停车位的变更以及高额的停车费给沿街餐饮业的经营带来了沉重的负担。A幢、B幢楼上不少业主表示业委会长期管理混乱,近些年业委会高达数十万元的收益但账面却只有数千元结余。
有知情人士透露,小区内过道上乱划停车线、车辆严重堵塞消防通道、外围沿街人行通道变成流水席桌位等混乱的经营管理,更是让积极推动小区停车位“改革”的业委会主任郑某忠,因涉嫌职务侵占面临着一场水深火热的牢狱之灾。
停车位乱象::公共安全沦为利益牺牲品
小区通道变成停车场,消防通道被车辆严重堵塞。霞浦好万佳小区是个开放式商住混合区,在2019年启动“全面提升改造”工程后,地面停车位从原规划存档的70个激增至256个,超规划四倍的车位扩张引发长达五年的行政诉讼、民事诉讼与群体信访,小区停车场矛盾成了争端的“导火线”。

上图:霞浦好万佳小区内的“十字”通道往四个出口的过道都变成了停车场。
走进太康路口的好万佳小区,A幢、B幢位于北大门两侧,沿街一排尽是餐饮店和海鲜大排档,原本规划的停车位变成了大排档摆桌椅的席位,而A幢、B幢中间通道设置两排数十个停车位,一直延伸到万佳小区内的“十字”街通道中间。同时,在好万佳小区内东西南北四个出入口至“十字”街通道环岛,均有设施错位的停车标线。
每到“五一”、“国庆”、双休日等重要节假日,太康路万佳小区人气爆腾,外围沿街人行通道全部被餐饮店和大排档席位挤占(视频为证),沿街人行道上的每个停车位管理方以每天100元价格租给餐饮经营户摆放桌子,松港街道办事处和霞浦城管执法局却“默认”商户如此占道经营,其中有什么猫腻不言而喻。正因为外围人行通道和车位被桌椅占满,所有外来车辆全部被管理方赶到小区内的“十字”路口的四个通道上乱停放,有的车辆甚至直接停在小区内C幢、D幢、E幢、F幢商户门口,严重影响商户出入。

上图:小区消防通道被车辆堵塞严重,有的司机干脆把车辆停在店铺门口。
“五一假期,万佳小区内消防通道上车满为患,小区楼上住户有家难回,业委会、社区、街道办严重不作为!”业主代表陈先生气愤地说道。原本小区规划的外围四周人行过道上的停车位全部被停满,就连小区内消防通道也被外围车辆挤占,面对小区消防通道被车辆霸占、堵塞等问题,他们多次找过业委会主任郑某忠、东宁社区书记巫某亚、松港街道办事处主任李某反映过,他们相互推诿,迟迟未采取措施整治和任何解决问题的态度,对此小区民众怨声载道。

上图:小区消防通道被车辆堵塞严重,有的司机干脆把车辆停在店铺门口。
众多小区业主坦言,作为内部商户和楼上居民,家门口的消防通道被外围车辆开进来霸占着,影响生意不说,一旦发生火灾或者安全事故,消防车寸步难行。同样,在小区A幢背后过道上,业主和商户指出,沿街餐饮经营户为了扩大使用范围,直接将厨房外围的过道从铁皮和栏杆包围起来用作卫生间或后厨加工厂,违章建筑物和临时停放的电动车、泡沫箱等杂物严重侵占小区公共消防通道。

上图:霞浦好万佳小区A幢背后消防通道被经营户的违建、车辆和堆积物堵塞。
对于小区内通道“摇变”停车场和公共通道被违章建筑物以及沿街餐饮店堆积杂物侵占等问题,小区业主和商户多次向所在东宁社区、松港街道办事处、霞浦县交警大队、霞浦县住建局、霞浦县12345服务平台等部门申诉和举报,久拖未解决。
业委会系统性贪腐:账目成黑洞,公共资产遭洗劫
在小区公共空间争夺战的表象下,更触目惊心的是业委会系统性侵占公共资产的暗流。2025年5月,业主核账时发现,业委会主任郑某忠在2019年未经业主大会表决,擅自将1.5万平方米公共区域以每年8万元的“白菜价”租给法润公司,仅为市场价的四分之一。更令人震惊的是,合同约定的收益分成始终未兑现,6年租期已造成超120万元公共收益流失。
“账目就是黑洞!”维权业主展示的财务数据显示:停车场年租金8万元被切割成4.2万元保洁费、2万元管网维护费和1.6万元停车费补贴(第二台车在2022年度扣减 1.6 万元,其他年度没有扣减);业委会账户连年“技术性亏损”。截至2024年9月,这个年收入几十万的小区,六年来高达超百万收益的业委会账面仅剩1238.72元。而商户每月缴纳的1.5万元卫生费,经业委会主任郑某忠和财务邓某玲一番操作后,六年间竟有49万元差额不翼而飞。舌尖上前面的人行通道和车位年租金10万(市场价)六年合计60万元(舌尖上后面那个通道和地下车库目前是免费使用),而小区业委会副主任阮某国却说是九牛一毛的数字。

上图:关于霞浦好万佳小区业主联名维权,呼吁彻查业委会腐败资金链的通告。
50户商户缴纳的7.5万元自来水开户费既未施工也未入账;200平方米地下车库以9年6万元的“友情价”出租,市价差额超21万元;连C栋雨水管维修基金也被虚构工程套取。当业主发现法润公司15万元施工保证金遭挪用、27万元资金流向郑某忠个人消费时,这场精心设计的利益输送游戏才被彻底揭开。
监管失职:基层治理“责任网”变“踢皮球”
令人愤慨的是监管体系的集体装睡。六年间十余次投诉在松港街道办事处、东宁社区间来回踢皮球,业委会副主任阮某国为非法占用提供便利却未被追责。“他们总说业委会自治政府不能管,可《福建省物业管理条例》明确赋予街道监督权!”业主的控诉直指基层治理的溃败——不是不能管,而是不愿管;不是看不见,而是不想看。这种监管的主动失明,让业委会得以在阳光下公然洗劫公共资产。
通过记者多番走访调查后发现,好万佳小区管理混乱甚至出现业委会主任郑某忠因涉嫌职务侵占被警方控制的情况,暴露出基层治理中规划权责错位、民主程序虚置、监管链条断裂等系统性症结,成为观察中国城市更新进程中法治化治理转型的典型样本。小区内消防通道被严重堵塞,霞浦好万佳小区停车乱象,业委会主任郑某忠和财务邓某玲涉嫌大规模贪腐、侵占等,业委会、东宁社区、松港街道办事处等各方监管缺失,到底谁的责任?
规划迷局:行政权力越位与监管真空
从霞浦县城建档案室调取的霞浦县好万佳综合大市场总平规划图上显示,该小区:“地面停车位70部,地下停车35部”。而2019年11月12日的霞浦县政府专题会议纪要显示,县交警大队提交的《交通组织优化方案》将车位增至150个。
而经过建设单位好万佳业委会的一番“神”操作,并委托福建法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法润公司”)作为第三方公司运营管理,车位数更是涨到了256个。这种调整看似回应了2019年后霞浦旅游业暴发带来的停车需求,却埋下了更深层的法律隐患。

上图:规划图上显示,霞浦好万佳小区“地面停车位70部,地下停车35部”。
看似简单的车位数量异动背后,实则是法律权威被行政权力肢解、公共安全被利益逻辑蚕食的系统性溃败。当霞浦交警部门以一纸《交通组织优化方案》将法定规划的70个地面车位扩张至150个时,其本质是以“技术优化”之名行“规划篡改”之实——道路红线被重新定义、消防通道被技术性压缩、地下管网防护区沦为可调整的“弹性空间”。这种权力越位模式暴露出基层治理中隐蔽的制度性溃口:交警部门手握《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执法权,却借此介入城乡规划权的核心领域,将原本属于多规合一的系统性空间治理,切割成部门主导的“权力飞地”。而业委会在监管真空下委托“法润公司”为第三方运营代管并将车位数量飙升至256个的疯狂举动,不过是权力失序引发的连锁反应,如同打开潘多拉魔盒后必然喷涌的灾难。

上图:霞浦县交警大队提交《交通组织优化方案》,将小区车位暴增至150个。
这场危机的戏剧性高潮,在小区楼上维也纳幼儿园的熊熊烈焰中达到顶点。维也纳幼儿园发生火灾后,由于小区楼下消防通道被堵,消防车从停车场的四个入口处均无法进入小区,错失了最佳灭火时机,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火焰吞噬的不仅仅是建筑,是公众对政府监管能力的最后信任。
若将视角拉回制度运作层面,这场灾难早已被权力与资本的合谋写就剧本。霞浦交警部门在2019年突破规划审批程序时,刻意模糊了“交通组织优化”与“用地性质变更”的界限。而县城管局作为法定监管主体,在后续建设中始终以“尊重部门专业意见”为托词,将对违规车位的查处责任推给消防、燃气、住建等部门,却忽视自身作为《城乡规划法》执法主体的核心职责。这种“责任网状分散化”与“权力单向集中化”的悖论,使得业委会在招商建设时得以游走于监管缝隙:向交警部门报备“临时停车方案”,向城管局申报“市容优化项目”,再以“多部门联合指导”为幌子对业主隐瞒真相。
最终呈现的,是一幅基层治理的荒诞图景:法律明文规定的规划审批程序,竟被各部门的“会议纪要”“技术意见”悄然置换;本该守护安全底线的监管体系,反而成了违规行为的“合法性背书”。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这种乱象在司法救济层面遭遇了更深的梗阻。而当小区业主和商户要求对256个车位进行合法性审查时,当地监管部门以“综合验收早已完成”为由拒绝重启调查。当普通民众的信访渠道被形式主义堵塞,公民权利便成了权力任性的代价。
这场始于停车位的治理危机,本质上是一场现代版的“公地悲剧”。当行政权力将公共空间切割为部门寻租的“私域”,当监管体系在利益勾连中主动失明,再精密的法律制度也会沦为纸面上的装饰。好万佳综合市场的每一寸被侵占的消防通道、每一个越界浇筑的车位,都在无声拷问着治理现代化的承诺——是否真的需要以牺牲法治尊严和群众生命为代价,才能唤醒对程序正义的敬畏?或许答案就藏在烈火灼烧过的废墟里:那支未能及时抵达的消防车队,恰是制度性失灵最刺眼的隐喻。
表决疑云:被操纵的"民主"与消失的知情权
在霞浦县好万佳小区这场被冠以“民主决策”之名的停车场改造工程中,程序正义的溃败绝非偶然事件,而是资本渗透、制度失守与基层自治异化交织形成的结构性病灶。调查发现,不少住户和商户后来才发现到,好万佳小区所谓打着“全面提升方案表决意见表”中,商铺业主502户,住户业主108户,总业主610户中同意的有434户,显示同意数占比71.1%。但是,不少业主提出质疑,其中71.1%同意率背后存在由住户郑某、黄某芳代签署五十余户、寿宁林场、霞浦林场打包签32户等情况。

上图:霞浦好万佳小区怀疑郑某、黄某芳代签和寿宁林场、霞浦林场打包签造假。
业主们气愤的是,他们始终没看到任何有效的授权和委托证明,他们怀疑郑某、黄某芳代签和寿宁林场、霞浦林场打包签32户属于系统性造假,要求彻查造假行为并用表决意见表作出的合作协议无效。众所周知,根据《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指导规则》第二十四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的解释》第九条 ,业主人数按专有部分数量计算,但同一买受人拥有多套房产的,按一人计算。这意味着无论业主在小区内拥有多少套房产,投票权人数仅计为“一户一票”。当郑某、黄某芳以及国有林场大批打包签署决议时,“法治”一词已经失去了应有的公信和威慑。也暴露了这场由属地政府、好万家业委会与法润公司主导的改造工程中资本裹挟基层治理的三重困局。
一是资本裹挟下的自治异化。
“法润公司”股东肖某通过利益输送掌控业委会运作,形成“影子治理”结构。在其授意下,业委会成员陈某鹰对“摇摆户”实施代签操作,将法定表决程序异化为资本合规工具。

上图:好万佳小区业委会成员陈某鹰提出书面质疑,并出具本人签名的证人证言。
更具欺骗性的是,业委会发布的《全面提升改造告知书》刻意模糊“停车场”核心议题。几乎所有签字的业主都表示,“我们都以为小区全面升级改造是指升级绿化管网,谁知道是要变造停车场?这显然是通过信息不对称诱导业主接受违建停车场的事实。”这种资本深度介入基层自治的模式,使得本应代表业主权益的业委会沦为资本代理人。
二是制度空转的民主表象。
尽管《民法典》设定了“双三分之二参与、双四分之三同意”的刚性条款,但在实际操作中,业委会通过所谓的“技术性造假”使实际参与率不足60%。剔除代签数据后,真实同意率远未达法定标准。制度漏洞更体现在寿宁林场和霞浦国有林场以单位名义打包代签32户的行为,这种集体权益让渡暴露出基层治理单元对个体权利的漠视。现行法律对资本介入社区治理的权责边界缺乏明确规定,导致业主维权陷入制度性困境。
三是公共空间的治理异化。
改造工程表面以“提升安全”为由增设24小时安保和全域监控,实则将公共空间转化为资本规训场域。“法润公司”通过“资源置换”名义介入停车场运营,不仅架空业主对公共空间的实质控制权,更摧毁了社区信任基础。值得警惕的是,业委会将停车场收益划归“法润公司”的操作模式,形成资本与基层治理组织的利益共谋结构。
这场风波的本质是资本逻辑对社区治理公共性的吞噬。破解困局需要构建资本与自治的制衡机制:建立业委会成员利益回避审查制度,引入区块链存证技术确保表决真实性,设立业主代表与企业的常态化协商平台。唯有将资本运作严格限定在市场服务范畴,才能实现“程序正义归民主,公共空间归业主”的治理重构。
合同漩涡:权力寻租与治理失效的恶性循环
在霞浦县好万佳小区停车场改造工程的治理困局中,原业委会主任郑某忠的系列操作暴露了基层自治体系的系统性漏洞。

上图:好万佳小区原业委会主任郑某忠涉嫌职务侵占被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措施。
2019年,郑某忠个人以小区业委会主任之名与“法润公司”签订的五年停车场经营合同,即便该合同因形式合规被认定为有效,其有效期也已在2024年12月自然终止。然而,郑某忠为延续资本利益,竟在2021年5月未召开业主大会的情况下,利用原合同尚未到期的漏洞,与“法润公司”秘密续签五年合同——此时原合同仅履行两年,此举不仅违反《民法典》第二百七十八条关于“改变共有部分用途或利用共有部分从事经营活动需经业主共同决定”的强制性规定,更直接剥夺了全体业主的法定决策权,导致郑永忠个人因涉嫌挪用公款、职务侵占等问题被警方采取强制措施。
这种“影子治理”模式的核心在于业委会异化为资本代理人,通过伪造同意率、规避表决程序等手法,将本属业主共有的停车场收益长期私有化。 而这一份由郑某忠以业委会名义与法润公司私下签订的协议,直到2023年9月因催收租金,业主才首次知晓。更为可恶的是,合同的霸王条款里还约定:法润公司经营期5年后退出小区还要赔偿停车配套建设费435万,连老旧小区改造补贴都要归停车场。
“停车场年租金8万元,但是我们按照每车位每日35元的基础收入保守估算,停车场年收益达327万元,租金占比不足3%,这属于显失公平,属于‘丧权辱国’了,业主如果知道,肯定不会同意。”所有接受采访的业主均如此表示。
从法律层面审视,停车场经营权的归属本质是业主共有权的体现。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判例明确,业委会未经业主大会授权擅自签订经营合同构成对共有权的侵害,业主可通过集体诉讼主张撤销违法合同并追回收益。
当前争议的核心在于,即便2019年合同因历史原因暂被默认,其到期后的续签权也必须回归业主共同决策程序——根据《民法典》第二百七十一条及《物业管理条例》第十二条,涉及公共停车位使用及收益分配的重大事项,必须由专有部分面积和人数占比均超三分之二的业主参与表决,并经双过半同意方可实施。
破解困局的关键在于建立穿透式监管机制:将业委会重大决策纳入县级审计范围,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合同签署的双向留痕,同时赋予业主对关联交易的集体诉讼权,唯有如此才能打破“资本伪造程序、程序合法化违规”的恶性循环,重建基层治理的公共性根基。
业主诉求:法治化治理破解三大困局
在记者的采访中,针对霞浦好万佳小区当前通道上停车乱象治理困境,业主群体的核心诉求可归纳为三个法治化治理方向。
首先是规划确权与空间治理。
依据原始规划文件核查审批通过的地面停车位数量,对超出规划范围擅自增设的非法停车位进行系统性清理。重点整治长期侵占消防通道、挤占公共活动区域的违规车位,恢复小区公共空间的法定属性,形成以业委会、社区、街道办三方齐抓共管,并要求三方责任分工明确,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此诉求既符合《民法典》关于共有部分权益的界定,也与霞浦县当前开展的市政设施提升行动形成政策呼应。
其次是组织重建与程序正义。
在原业委会主任涉案的特殊时期,主张通过法定程序重新组建筹备组,按照“双过半”表决规则产生新业委会成员。特别强调选举过程需完整履行候选人公示、业主大会电子表决等程序,杜绝街道办绕过业主意愿直接指定负责人的行政越界行为。

上图:好万佳小区业主们要求重新选举业委会,并终止原停车场承包合同。
业主在倡议书中特别增加财务清算条款:“必须对业委会所有合同进行司法审计,追回被侵占的百万资金,建立街道——业主联合监督委员会。”这场维权风暴正演变为基层治理法治化的压力测试——当监管体系持续失灵,公民唯有依靠法律武器守卫最后的公平底线。该诉求直接指向基层治理中“程序空转”的顽疾,与福建省推行的基层治理法治化建设要求相契合。
最后是经营权重构与契约重置。
要求终止现行停车场经营协议的法律效力,由新当选业委会依法重新组织经营权招标。重点解决历史遗留的收益分配不透明问题,建立公共收益专项审计与共管账户机制,确保业主共有部分的经营性收入回归法定用途。这一诉求既涉及《物业管理条例》对公共收益的刚性约束,也呼应了霞浦县住建局正在开展的物业领域专项整治行动。
这三重诉求的实质,是将基层治理重新锚定在法治轨道上。从空间确权到组织重建,从契约重置到收益监管,每个环节都在检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成色。正如小区业主在倡议书中强调的:“当法律条文与地面标线形成双重坐标系,社区治理才能真正实现可知可感的公平正义。”
对于霞浦好万佳小区内消防通道被堵塞如何整治?以及东宁社区、松港街道办事处不作为等问题如何监管?媒体将继续关注!(李道明 褚鸣今/文 黄家苑/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