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中国经济发展网 > 商业 > 列表

宁波丰沃增压科技:关联交易输血、客户集中赌命,专利官司缠身的“内资增压一哥”藏着多少雷?

发布时间:2025-07-01 13:27:52 来源:

宁波丰沃增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丰沃股份”),这家号称“内资增压器企业排名第一”的明星公司,近期因冲刺上市披露招股书,反而暴露出一堆致命短板。表面看,它打破外资垄断、跻身吉利奇瑞等巨头供应链,风光无限;实则,财务数据撕开华丽外衣——关联交易占比超三成、应收账款堆成山、核心产品还被国际巨头告上法庭……这波操作,简直把“风险”二字刻进了DNA里。

丰沃股份的招股书,俨然是一封写给吉利集团的“情书”。2022年至2024年,其向吉利系下属单位销售金额高达7.43亿、5.18亿、7.21亿,占营收比例分别为53.1%、32.44%、34.89%。说白了,一半多的饭碗端着吉利,堪称“背靠大树好乘凉”的极致演绎。可一旦吉利采购策略变脸,丰沃恐怕立刻坠入寒冬。更讽刺的是,公司还强调“合作关系稳定且必要”,这话翻译过来就是:“爹你别跑,我还没找好下家!”

前五大客户贡献了94.16%、88.60%、91.45%的营收,比赌场押宝还刺激。奇瑞、吉利、比亚迪们打个喷嚏,丰沃就能感冒发烧。2024年应收账款飙到6.94亿,占流动资产53%,活脱脱把“先干活后收钱”玩成高危游戏。要知道,车企大佬们拖款常态化,丰沃的现金流怕是比宁波咸潮还咸——看着汹涌,实则又苦又涩。

盖瑞特两场专利诉讼索赔5600万,虽丰沃嘴硬称“败诉风险低”,但行动却很诚实——紧急申请专利无效、停产部分型号、技术替代。问题在于,隔热罩和挡油板这种“非核心零部件”都能触雷,让人怀疑其研发能力到底几何。更尴尬的是,114项专利撑起的“高新技术企业”招牌,此刻竟像块遮羞布,掩不住骨子里的技术焦虑。

2024年涡轮增压器销量221万台,市占率15.3%,看似风光,实则暗藏杀机。纯电动车压根不用这玩意儿,混动车又逐渐被比亚迪DM-i等技术抢风头。丰沃想转型电动增压器、空气悬架,奈何新业务“起步阶段,未形成规模化销售”。通俗点说:旧船票登不上新客船,新船又没造出来,只能在汪洋里干瞪眼。

李妮、李星星姐弟合计持股65.81%,老爹李书福光环加持,妥妥的“企二代”创业标配。可细看股权变更史,2016年吉利汽车退出,转手卖给朗马投资、凯心投资,如今实控人又通过多层公司间接持股,这操作堪比“左手倒右手”,监管层看了都得皱眉。更别说,陈卫德夫妇参股的投资公司穿插其中,股权关系复杂得堪比宁波老街小巷——外人进去了根本找不到北。

2024年毛利率16.6%,也就比代工工厂强点。更离谱的是,应收账款从2.72亿暴增至6.94亿,增速远超营收。按这趋势,哪天客户集体赖账,净利润怕是瞬间清零。至于存货1.81亿,放在汽车行业算“常规操作”,但叠加高应收,无异于在钢丝上跳踢踏舞——稍有差池就摔个粉身碎骨。

天眼查显示6起司法案件、9个开庭公告,虽未明确细节,但结合专利诉讼,足以嗅出法律风险。更重要的是,汽车零部件行业环保红线越绷越紧,丰沃作为制造业企业,若环保处罚暗中冒头,分分钟让上市梦碎。别忘了,它连“小微企业”“专精特新”的标签都贴着,规模不大脾气不小,监管盯得更紧。

总之,丰沃股份的故事,活脱脱一部“靠爹上位,却又想证明自己”的魔幻现实主义剧集。关联交易是它的奶瓶,客户集中是它的赌桌,专利纠纷是它的地雷,而新能源转型则是它的催命符。此刻叩响交易所大门,究竟是抢滩登陆,还是最后的疯狂套现?答案或许藏在那些被刻意淡化的风险提示里——毕竟,资本市场从不缺韭菜,只缺敢说真话的人。